石楼

历井扪参跬步行,直排阊阖叫云扃。着身高处不知险,回首看时方始惊。

世界三千藏粒粟,江湖万里付浮萍。何须更跨扬州鹤,稳御仙軿朝帝京。

现代解析

这首诗《石楼》描绘了登高望远的震撼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第一句写攀登高楼的过程:诗人一步步登上高楼,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历井扪参"是古代对星宿的称呼),直达天门("阊阖"是天门的意思)。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楼高得惊人。

第二句写登顶后的感受:站在高处时浑然不觉危险,等回头一看才吓出一身冷汗。这就像我们生活中常有的体验——做某件事时全神贯注不觉得怎样,事后回想才感到后怕。

第三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从高处俯瞰,广阔的世界变得像一粒小米那么小,浩渺的江湖就像水面上的一片浮萍。这里用强烈的对比,生动展现了"登高望远"时获得的超然视角——平时觉得不得了的大事,站在更高维度看其实很渺小。

最后两句表达感悟:既然已经获得如此开阔的视野(暗指悟道),何必还要像传说中那样骑鹤成仙呢?稳稳乘着仙车朝见天帝就够了。这里其实是说:通过登高获得的豁达心境,已经是最珍贵的收获。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登高的真实体验,比喻人生境界的提升 2. 通过空间大小的强烈对比,展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3. 最后点明:真正的超脱不在于形式(成仙),而在于内心的觉悟

普通人读这首诗,可以联想到: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试着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可能就会发现事情没想象中那么严重。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智慧,正是这首诗穿越千年的魅力所在。

赵汝驭

宗室,居温州乐清。太宗八世孙。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理宗淳祐三年守惠州,政务安静,兴利剔蠹,得士民之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