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中书赴督师袁公幕

昂昂千里马,不合驾鼓车。
丈夫九尺身,岂肯随朱儒。
郭生俶傥人,侧足承明庐。
譬如鸡群鹤,戢翼不得舒。
一朝请论事,慷慨陈兵符。
愿如汉卜式,接踵死匈奴。
天子赐颜色,群公咸叹歔。
近臣寄边琐,此例今所无。
我从罢官来,不见关门书。
屈指五年期,今又一岁初(袁公于上前抗论灭奴以五年为期)。
闻君赴严程,出祖临交衢。
惭无绕朝赠,控马进一壶。
分张何所道,逝将归里闾。
因风问袁公,匡复定何如。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的对象是郭中书赴袁公的幕府担任督师。这首诗语言明白易懂,主要通过对郭中书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想象,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国家的期望。

首先,诗的前四句赞美了郭中书的气度和身材。“昂昂千里马,不合驾鼓车。”用千里马比喻郭中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才华和活力。“丈夫九尺身,岂肯随朱儒。”则赞美了他的高大身材和不愿屈就的傲骨。

接着,“郭生俶傥人,侧足承明庐。”描绘了郭中书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格豪爽的人,但却屈才于平凡之职。“譬如鸡群鹤,戢翼不得舒。”用鹤立鸡群来比喻他的卓越才能与所处的环境不协调,难以施展。

“一朝请论事,慷慨陈兵符。”描述了他被赏识的过程,他慷慨陈词,提出军事策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愿如汉卜式,接踵死匈奴。”则表达了他愿意像古代英雄那样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天子赐颜色,群公咸叹歔。”描绘了郭中书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臣们的赞叹。“近臣寄边琐,此例今所无。”则是说郭中书被派往边关重任,这样的情况在今天并不常见。

然后,“我从罢官来,不见关门书。”诗人自述自己从官场退休后,没有收到关于边关的消息。“屈指五年期,今又一岁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袁公提出的五年抗敌计划的期待。

“闻君赴严程,出祖临交衢。”诗人得知郭中书即将启程,亲自送行。“惭无绕朝赠,控马进一壶。”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祝福,虽然没有像古代那样有赠别的礼物或言辞,但还是祝福他一路顺利。

最后,“分张何所道,逝将归里闾。因风问袁公,匡复定何如。”诗人在分别之际,询问袁公关于国家恢复的计划,并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郭中书的才华和品质,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期望。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