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千年前夕有作(己卯)

自抚诗囊蠹,轻吁星月悬。
五穷三万日,一觉二千年。
冻砚今将碎,爨桐谁欲弦。
朱弦纵张得,心曲几人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和情感传递的无奈。

首联“自抚诗囊蠹,轻吁星月悬”描绘了作者独自整理被虫蛀的诗稿,抬头望着天上的星月,心中充满叹息。诗囊象征着作者的诗作和心血,被虫蛀意味着时间的侵蚀和作品的被遗忘。星月悬空,则暗示了时光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

颔联“五穷三万日,一觉二千年”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五穷指的是人生中的各种困境,三万日大约相当于八十年,意味着人的一生。一觉二千年则形容时间飞逝,仿佛一觉醒来,千年已过。作者在这里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时代的巨变。

颈联“冻砚今将碎,爨桐谁欲弦”进一步借物抒情。冻砚即将碎裂,象征作者的心血和创作力正在消逝。爨桐是指用来烧火的桐木,本可以制成琴,但如今无人愿意用它来制作琴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才华被冷落的无奈。

尾联“朱弦纵张得,心曲几人传”则直接点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朱弦即使能够重新张好,但心中的情感和思想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和传递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和情感无法广泛传播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艺术被冷落以及知音难寻的无奈与叹息。诗中充满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艺术的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