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是《坐白兆山房 其二》,从标题看,应该是作者坐在白兆山的房子里,有感而发写下的。
“琴书有馀暇,僧侣相因依。”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平时有弹琴看书的闲暇时光,而且与僧侣们相处得很融洽。这里的“琴书”是代表作者的文艺生活,“僧侣相因依”则展示了作者与僧侣们的友情。
“陟彼桃花岩,胡然歇芳菲。”这里作者描述了他登上桃花岩,看到美丽的桃花盛开,选择在这里停下来休息。桃花岩可能是白兆山的一处景点,“芳菲”则代表了美丽的春天。
“春华浓且灼,一往宁复归。”春天繁花似锦,景色迷人,作者被深深地吸引,一心向往,不再想回家。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片石空嶙峋,日夕牛羊腓。”白兆山的景色中,有形状奇特的石头,日夜都有牛羊在此活动。这里的“片石空嶙峋”描述了石头奇特的样子,“日夕牛羊腓”则展示了这里的自然生态。
“陵谷不自保,浮云安所希。”作者可能在这里感叹自然的变化无常,山陵和谷底都不能长久保持原样,只有浮云随风变化,无法预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白兆山的闲情逸致,欣赏自然美景,感叹生活的闲适和自然的无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