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清晨湖面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
首先,“晓光澄水月”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洒在湖面上,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月亮的影子。这里的“澄”字用得巧妙,不仅形容水面的清澈,还暗示了心境的宁静与纯净。
接下来,“秋影颤风幡”则描绘了秋风轻拂,湖边的旗帜轻轻摇曳,影子在湖面上晃动。这里的“颤”字生动地表现了微风带来的动态感,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和生机。
第三句“宛是真如地”引入了一种禅意。真如是佛教术语,意指真实不虚的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表达,湖边的景色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纯净、真实的世界,远离尘世的喧嚣。
最后,“荷花获翠轩”描绘了湖中的荷花和周围的绿色植物。荷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翠轩则是指绿色的亭台,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整句诗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清晨湖面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还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读者在欣赏这幅画面时,仿佛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平和。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