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岳庙一首

曾于青史想容仪,此日登临过古祠。
壮志未能忘北狩,忠魂犹自倚南枝。
矢心天地图恢复,唾手燕云在指麾。
千载英雄常涕泪,金牌何事即班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深切怀念和对他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开篇两句,诗人说自己曾在史书中想象过岳飞的容貌,而如今亲自来到岳飞的祠堂,心中感慨万千。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岳飞的敬仰之情,以及亲历历史遗迹时的激动心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回顾了岳飞的壮志和忠诚。岳飞一生致力于收复北方失地,他的忠魂仿佛依然依靠在南方的树枝上,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岳飞的决心和信念天地可鉴,他本可以轻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这里,诗人通过“矢心天地”和“唾手燕云”两个强烈的意象,突出了岳飞的坚定信念和卓越才能。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岳飞命运的悲愤。千百年来,像岳飞这样的英雄常常含泪离去,而朝廷却因为金牌召回令,让岳飞班师回朝,最终导致他的壮志未酬。这里,诗人通过“千载英雄常涕泪”和“金牌何事即班师”两句,表达了对岳飞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决策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飞的壮志、忠诚和悲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他未竟事业的惋惜,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命运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