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虞八景诗 其六 雁荡渔灯

蓼花汀下泊渔舟,灯火微茫对客愁。
霜落丹枫随水去,风飘渔笛逐江流。
月明夜静千林晚,天外烟封两岸秋。
试向小楼高处望,星光灯焰两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渔村的宁静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愁和悠远的美感。

开头两句写渔船停泊在开满蓼花的岸边,微弱的灯火映照着旅人的愁绪。这里用"灯火微茫"暗示心情的黯淡,渔火和客愁形成巧妙呼应。

中间四句通过枫叶、渔笛、月光、烟雾等意象,层层渲染秋夜的氛围。霜打的红枫随水流走,风中飘来断续的渔笛声,月光下的树林显得格外寂静,两岸秋色被暮烟笼罩。这些画面既真实又带着朦胧的诗意,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惆怅。

最后两句视角拉远,从小楼高处望去,天上的星光和水面的渔火遥相呼应,共同融入苍茫夜色。这个结尾很有意境,"悠悠"二字既写灯火星光摇曳的状态,也暗含诗人悠长的思绪。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近处的渔舟慢慢推向远方的星河,在动静结合中展现秋夜的静谧之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客愁""悠悠"等词语,让读者能体会到那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羁旅之愁。最妙的是把人间灯火与天上星光并置,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