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心晖堂

客从银山来,遗我骊龙珠。
高文伟大册,至宝耀室隅。
一读心为眩,再读目为盱。
夫记者为谁,颍封人之徒。
人生天地间,母怀靡知愚。
至恩嗟莫报,大节尤可吁。
柏舟谅人只,蓼莪生子劬。
所以茅季伟,鸡半馔设腴。
所以王休证,鱼双甘旨需。
此理有俱有,此心无息无。
儿寒衣芦花,母在足欣娱。
儿罪履中野,终怜自噫呜。
高高心晖堂,申旦所依于。
俨然其若存,何可离须臾。
我吟方区区,我步方于于。
起看物所性,因悟理不诬。
怀哉反哺者,城头尾毕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母爱和孝道,用生动的故事和比喻来表达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开头用"骊龙珠"比喻别人送来的珍贵礼物(一本好书),但诗人读后发现书中讲的是孝道故事,引发深思。诗中举了几个感人的例子:
1. 茅季伟即使贫穷也要给母亲准备丰盛饭菜
2. 王休证把好吃的鱼都留给母亲
3. 闵子骞被继母虐待穿芦花衣,父亲要休妻时,他却为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通过这些故事,诗人强调:
- 母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像阳光一样永恒("心晖堂"象征母爱光辉)
- 子女报恩永远不够("至恩嗟莫报")
- 孝顺要体现在行动上,就像乌鸦反哺一样自然

最后用"城头尾毕逋"(乌鸦在城头飞来飞去)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孝心要像乌鸦反哺那样成为本能。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通过具体事例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