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梅福的汉代清官的故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前两句描写梅福隐居的地方——"梅仙坛"清幽的环境:几百年来,这里一直保持着清廉正直的风气("吏隐清风"),高大的松树和修长的竹子环绕着祭坛。这些景物象征着梅福高洁的品格。
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如果当年汉成帝能听从梅福多次上书提出的忠告("三书谏"指多次进谏),可能梅福就不会选择辞官修仙了。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批评皇帝昏庸不听忠言,二是惋惜梅福这样的好官最终只能隐居避世。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松竹等意象自然带出对人物品格的赞美
2. 通过假设语气("若听""未必")含蓄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3. 短短四句就完成从写景到怀古的转折,最后落在对历史遗憾的感叹上
本质上是在借古讽今,通过汉代的故事,委婉表达对当时官场腐败、贤士不得志的社会现象的不满。
刘霆午
刘霆午,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梅仙观记》)。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