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先生含光

逝矣孝廉船,数江关词赋,淮海风流,今日真成广陵散;
凄其乡国梦,剩千树绿杨,二分明月,遗篇犹见汉家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挽歌,表达了作者对陈含光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惋惜之情。

首句“逝矣孝廉船”,用“孝廉船”比喻陈含光的人生旅程已经结束,表达了他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接着,“数江关词赋,淮海风流”回顾了陈含光生前的文学成就和风采,他在江关(可能指长江一带)留下许多词赋作品,在淮海地区(淮河与黄海之间)也以风流才子著称。

“今日真成广陵散”一句,借用“广陵散”这一古琴曲的典故,暗示陈含光的离世如同这首失传的名曲,再也无法重现。广陵散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无法挽回的消逝,这里用来表达对陈含光逝去的无限惋惜。

第二段“凄其乡国梦”,写作者对陈含光的怀念之情,这种怀念带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仿佛是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剩千树绿杨,二分明月”则描绘了陈含光离去后,留下的自然景象:绿杨依然繁茂,明月依然明亮,但这些都无法填补作者心中的空缺。

最后一句“遗篇犹见汉家春”,指的是陈含光留下的文学作品,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汉文化的生机与美好。尽管陈含光已经离去,但他的作品仍然传递着他的思想和情感,仿佛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陈含光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他人格魅力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作者的哀思和对陈含光文学成就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