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岑

云掩风林万窍号,慧因桥畔息方袍。
秦郎閒濯溪头足,许老清挥石上毫。
玉出何年迷草莽,教传异域想波涛。
山门翠拥山岚润,一道光芒月正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然景象:云雾缭绕,风穿过树林,发出阵阵声响。这里,“万窍号”形象地表现了风声的宏大和自然的力量。接着,诗人提到了一座桥,桥边有一位僧人在休息,给人一种禅意和宁静的感觉。

然后,诗人引入了两个历史人物:秦郎和许老。秦郎在溪边洗脚,显得悠闲自在;许老在石上挥毫,显得清雅脱俗。这两个人物象征着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这块玉石是从何年何月被埋没在草莽之中的?这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人提到异域的教义,暗示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波澜壮阔。

最后,诗人描绘了山门的景色:翠绿的山门与湿润的山岚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月亮高悬,洒下一道光芒,象征着宁静中的光明与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交融的思考。诗中充满了禅意和哲思,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深思。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