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扬州停船时,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漂泊在外的愁绪。
前两句"蓟门聚""楚骚"用典故暗示朋友相聚又分离的无奈,就像古代诗人屈原写《离骚》抒发忧愁一样。三四句"水香薜荔""春暖樱桃"用采摘香草、种植果树的温馨画面,反衬出自己孤身在外的寂寞。
五六句最直白:风雨中想家,只能对着星空喝酒。最后两句更凄凉:本该是游玩享乐的地方,如今却只剩蟋蟀在杂草里鸣叫,说明作者根本无心玩乐。
全诗用相聚的回忆、美好的春景来对比现实的孤独,就像我们现代人发朋友圈"看着热闹的夜市,却觉得格外孤单"那种感觉。最后用蟋蟀叫声收尾,比直接说"我好寂寞"更有画面感,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的思乡之情。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