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罗村的小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禅意表达,传递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首联"小庵重结倚罗村,山削芙蓉紧对门"点明地点——小庵紧靠罗村而建,门前正对着一座形似芙蓉的陡峭山峰。这里用"芙蓉"形容山形,既写出山的秀美,又暗含佛家清净的意味。
颔联"佛性有灵香不断,禅心无碍衲常温"转入禅意表达。说佛像前的香火不断,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修行者心境澄明,连单薄的僧衣都显得温暖。这两句通过具体意象,展现了修行者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
颈联"隔窗绿竹添新笋,剥石苍苔没旧痕"转向窗外景物。新竹破土而出,青苔覆盖了石上的旧痕,这些自然变化暗示时光流逝,但庵中修行者却不为所动。
尾联"风雨尘来浑渺渺,可堪钟鼓又黄昏"总结全诗。外界风雨尘埃纷扰,但在暮色钟鼓声中,一切都显得渺远。最后用黄昏钟声作结,既点明时间,又以悠远的钟声烘托出超然物外的禅境。
全诗以庵为中心,通过门前景物、佛前香火、窗外竹苔等细节,由近及远地构建出一个清幽的修行空间。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让景物自己说话,在平淡的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淡泊宁静的禅意。特别是"新笋"与"旧痕"的对比,生动体现了佛法超越时间变迁的永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