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杂题 其十四

久病无行意,溪亭益到稀。
月回秋扇影,萤落夜琴微。
沧海尚凝棹,木山谁采薇?
佳期不可俟,空羡燕西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长期卧病、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前两句"久病无行意,溪亭益到稀"直接点明诗人因长期生病而很少外出,连以前常去的溪边亭台都很少去了。这里透露出一种被疾病束缚的无奈感。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意象描写秋夜景色:"月回秋扇影"写月光在扇子上投下移动的影子,"萤落夜琴微"写萤火虫飞落时琴声渐弱。这两个画面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沧海尚凝棹,木山谁采薇"则用两个问句,写大海上的船似乎都停泊不动,山中也无人采摘野菜,暗示整个世界都显得寂静冷清。

最后两句"佳期不可俟,空羡燕西归"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明白美好的时光不会等待自己,只能徒然羡慕那些可以自由西飞的燕子。这里用燕子的自由反衬自己的困顿,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病中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秋扇"、"夜琴"、"萤火"等意象都带着秋夜的凉意,与诗人寂寞的心境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既优美又忧伤的氛围。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