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革命烈士陈其美的作品,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英雄生前身后的巨大反差,情感深沉而富有张力。
上联写英雄的悲凉结局:开头用"胜慨哉"感叹陈其美生前的豪迈气概——他本可以像古代帝王一样戴平天冠享受尊荣,却选择做人民的公仆,结果反遭诽谤。死后只留下荒烟蔓草中的孤坟枯骨,黄昏下的青冢格外凄凉。这里用"平天冠"(帝王冠冕)与"公仆"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他甘愿放弃荣华、为民奉献的精神。
下联写人民对英雄的永恒纪念:人们传颂着他脱下皇帝服装(象征放弃个人权势)、建立功勋的事迹。虽然生前饱受争议,但贵州百姓(黔疆黎庶)用祭祀的馨香和鞠躬来表达敬意。"俎豆"是古代祭祀器具,代表后人用最崇高的礼仪纪念他。
全联通过"枯骨"与"馨香"的意象对比,既痛惜英雄遭遇不公,又欣慰他的精神长存。最打动人的是它揭示了一个永恒主题:真正的英雄或许会蒙冤而死,但人民终将用记忆还他们以公正。这种对正义的信念和对牺牲者的礼赞,让文字超越了时空,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