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恻恻春寒睡易成,宵深陡觉敝裘轻。
西窗尽有凉秋意,卧听茅檐淅沥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微寒、难以入眠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生活感受和淡淡的孤寂感。

前两句写身体感受:诗人觉得春天夜晚的寒意让人容易犯困("睡易成"),但深夜时突然发现单薄的被子("敝裘")挡不住寒冷。这里用"陡觉"二字生动表现了半夜被冻醒的突然感,就像现代人开空调睡觉,半夜被冻醒发现被子太薄一样真实。

后两句转向环境描写:西窗透来的凉意让人感觉像秋天("凉秋意"),诗人躺着听茅草屋檐的滴水声("淅沥声")。这里用"尽有"强调凉意之浓,用"卧听"表现辗转难眠的状态。屋檐滴水声既点明可能是春雨刚停,又衬托夜的寂静。

全诗妙在把春天写得像秋天一样冷,这种反常的体验反而更真实——初春时节,白天温暖夜晚寒凉本就是常见现象。诗人通过"冻醒""听雨"这些生活细节,把普通人都有过却未必会留意的感受写得格外动人,让读者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类似的经历。没有大悲大喜,只是用朴素语言捕捉生活中一闪而过的微妙感受,正是这首诗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