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崇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天时工用深,举动自绝谷。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天时工用深,举动自绝谷。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大白话讲了一个道理:人容易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最后栽跟头,只有守住本心才能活得踏实。
前八句像放电影一样展示了"欲望失控"的后果:人心像脱缰的野马("乘气机"),闲着没事就瞎折腾("投闲肆驰逐")。今天想上天明天想入海,为了满足欲望连命都不要。严重的会丢掉名声("名节丧"),更可能害得国家完蛋("邦家覆")。这里用夸张的对比说明:欲望上头时人像疯子,心安定时样样都满足。
中间八句给出解药:住破房子吃粗粮("箪瓢陋巷")比硬塞山珍海味快活,顺应自然规律("天时工用深")比瞎折腾强。那些没主见的人("伥伥无所守")忙来忙去都是白忙活,就像掉进荆棘丛,一辈子在原地打转。
最后四句是总结: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别妄想靠死读书改变命运。重点在于:学问要自己主动追求,别自暴自弃;富贵听天由命,别为了钱丢尊严。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野马、荆棘丛)和对比(粗粮vs山珍),劝人别当欲望的奴隶。就像现在说的"不忘初心",作者认为守住精神家园比追逐外在名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