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老朋友久别重逢又即将分别的场景,充满家常温情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像拉家常:诗人与朋友多年未见,一见面先互相问候平安。朋友家中有孝顺的场面——给母亲准备了鲤鱼美食,让祖母享受天伦之乐。这里用"鲤鱼"(古代孝子典故)和"乌鸟反哺"的比喻,展现温馨的家庭画面。
中间两句转为互相夸赞:诗人称赞朋友的儿子聪明有为("跨灶"指后代超越父辈),自己也总算等到出头之日("弹冠"指准备做官)。这两句透着欣慰,也暗含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回到离别:在桥头告别时反复叮嘱,就像登山一样,坚持做好事确实不容易。用"如登"这个比喻,把人生修德比作艰难攀登,既实在又深刻。
全诗就像老友聊天,有问候、有夸赞、有叮嘱,把重逢的喜悦、对家庭的关心、人生的体悟都融入日常对话中,特别接地气。尤其是最后用登山比喻行善之难,让人感受到诗人诚恳的劝诫之意。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