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炎热的夏夜,诗人睡不着觉,听到各种声音后产生的感慨。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前两句写实景:远处吹来的风带来一丝凉意,但夜晚各种嘈杂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这里"杂沓宵声"既是真实的夜间声响,也暗指社会上各种乌烟瘴气的言论。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讽刺现实:
- "篱犬"指看门狗,暗喻趋炎附势的小人;"韩侘胄"是南宋权臣,这里代指当朝得势者。
- "官蛙"指官僚们像青蛙一样聒噪;"晋元康"是西晋年号,当时政治混乱,用来讽刺当下官场。
- "棘藩"指带刺的篱笆,比喻防范谗言的措施;"谗人喙"是说爱说坏话的人的嘴。
- "膏血"指民脂民膏;"墨吏"是贪官,说贪官的欲望永远填不满。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态度:不要和那些阴暗势力较劲,因为就像凤凰总在朝阳时鸣叫一样,正义终将到来。这里"群阴"指朝廷中的奸佞小人,"高冈鸣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全诗通过夏夜不眠的所见所闻,把自然界的嘈杂与社会黑暗巧妙联系,既写景又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和对光明未来的信念。语言犀利,比喻生动,是一首很有力量的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