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读书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既务实又好学的精神品质。
前四句写农活:浅浅的水沟需要疏通,荒芜的菜地需要施肥。诗人说自己从未放下过农具出门闲逛,有时还会带着经书下地干活。这里用"带经锄"的细节,生动表现了边劳作边学习的形象。
后四句写学问:诗人提到古代有神农研究农业的学问,现在有《泛胜之书》这样的农书流传。他自称是个"野儒"(乡野读书人),虽然只是粗略读过些书,但也不是只会空谈理论的人。"未可议空疏"这句带着自嘲,也暗含对自己实践精神的肯定。
全诗最动人的是塑造了一个知行合一的读书人形象:他既脚踏实地干农活,又不忘读书学习;既传承古代智慧,又注重实践验证。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在高谈阔论,而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这种将劳动与学习结合的生活态度,至今仍能给我们启发。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