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歌寄张羽王
五年之前曾远游,看山直过东西州。
布帆无恙经两月,欲揽八桂寻张侯。
张侯是时理粤乘,山川草木传风咏。
驷圯何限灵锁怀,采兰不少沧洲兴。
吾行禽向颇为群,清秋瓢笠不逢君。
二江水珥郁林石,九疑峰入苍梧云。
苍梧太守迎谢屐,凿山一遇永嘉客。
外台大吏拥彗晨,开府尚书奏觞夕。
因过勾漏问丹砂,亦揖阜乡留玉舄。
叠嶂流霞未尽窥,紫芝黄鹤从吾适。
沅湘以南漓江津,张侯世是漓山人。
昭潭迢递始安郡,洮阳泛滟零陵春。
訾家洲前山岝崿,罗带瑶篸良不恶。
冉溪宁数柳公记,广信但尊陈氏学。
洞庭大岳礼祝融,五领一星系朱雀(领,疑当作“岭”。)。
扁舟昨夜梦蘋花,櫜鞬夙与张侯约。
以此翩然更拂衣,寄声先为扫荆扉。
老夫大笑向宗炳,八十四游玉杖飞。
布帆无恙经两月,欲揽八桂寻张侯。
张侯是时理粤乘,山川草木传风咏。
驷圯何限灵锁怀,采兰不少沧洲兴。
吾行禽向颇为群,清秋瓢笠不逢君。
二江水珥郁林石,九疑峰入苍梧云。
苍梧太守迎谢屐,凿山一遇永嘉客。
外台大吏拥彗晨,开府尚书奏觞夕。
因过勾漏问丹砂,亦揖阜乡留玉舄。
叠嶂流霞未尽窥,紫芝黄鹤从吾适。
沅湘以南漓江津,张侯世是漓山人。
昭潭迢递始安郡,洮阳泛滟零陵春。
訾家洲前山岝崿,罗带瑶篸良不恶。
冉溪宁数柳公记,广信但尊陈氏学。
洞庭大岳礼祝融,五领一星系朱雀(领,疑当作“岭”。)。
扁舟昨夜梦蘋花,櫜鞬夙与张侯约。
以此翩然更拂衣,寄声先为扫荆扉。
老夫大笑向宗炳,八十四游玉杖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写给好友张羽王的一首游记诗,用轻松豪放的笔调记录了自己五年前的广西之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水的热爱。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出游缘由(开头到"清秋瓢笠不逢君")
诗人回忆五年前专程去广西找好友张羽王,当时张侯(张羽王)正在广西做官,把当地风物写进诗里传颂。诗人带着向往之情出发,可惜秋天到达时没能遇见好友。
2. 壮游见闻("二江水珥郁林石"到"櫜鞬夙与张侯约")
这部分像生动的旅行vlog:
- 写漓江风光:江水像耳环绕过郁林石,九嶷山高耸入云
- 记当地官员热情接待:苍梧太守像迎接谢灵运一样招待他
- 探访名胜:去勾漏山寻访葛洪炼丹处,在阜乡亭驻足
- 描绘沿途美景:叠嶂山紫霞未看够,又去寻紫芝黄鹤
- 特意提到张侯故乡:漓江边的訾家洲山峰像玉簪罗带般秀美
3. 归程之约(最后八句)
诗人梦到江南的蘋花,想起和张侯曾经的约定,决定整装再出发。最后用84岁仍拄玉杖游山的宗炳自比,展现老当益壮的豪情。
诗歌亮点:
- 用"布帆无恙"等口语化表达让游记亲切自然
- "驷圯""采兰"等典故用得不着痕迹
- 比喻新颖:把江水比作耳环,山峰比作玉簪
- 结句"八十四游玉杖飞"的想象既幽默又豪迈
全诗就像一封图文并茂的游记信,既有"山川打卡"的乐趣,又饱含"下次一定同游"的友情承诺,展现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