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使君赠梁山人歌因作继赠

二十年前同学易。
露珠细点虫文迹。
我犹章句守训诂,君悟无言静钩索。
离离数画玄中玄。
北窗梦到羲皇前。
叩响无声尝味淡,个中安得落言诠。
黾文点里参性命,枯草茎中决兆先。
夜半无眠升屋脊。
步景窥躔罔差忒。
却从星宿想河源,暗向昆崙觇地脉。
须弥西向舒一臂。
天下名山尽迤逦。
我读内经半信疑,凭君指出真图势。
恒持此术去救贫。
君今数口犹依人。
始知负穷亦有命,遵坎乘流是易因。
境内山川行欲半。
岳游尚为婚嫁绊。
穗石城边僦舍居,儿自执经僮执爨。
从来术高和者稀。
满腹经书不疗饥。
教儿只有床头易,日午垂帘对下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老同学20年后的不同人生轨迹,充满对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感慨。

前半部分用对比手法描写两人的差异:
- 作者自己像书呆子一样死抠字句学问("章句守训诂")
- 同学梁山人却参透了更高深的玄机,能通过观察自然(露珠、虫纹、星象)领悟宇宙规律,甚至半夜爬上屋顶研究星象("夜半无眠升屋脊")

中间部分出现转折:
- 虽然梁山人精通玄妙之术(风水占卜等),却依然贫困("数口犹依人")
- 作者开始思考:原来贫穷也是命中注定,顺应自然才是《易经》的真谛

最后描写现实生活:
- 梁山人为了儿女婚嫁不得不暂停游历("岳游尚为婚嫁绊")
- 在广州租房生活,教孩子读《易经》度日("教儿只有床头易")
- 发出"满腹经书不疗饥"的无奈感叹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露珠、虫纹等日常事物展现玄妙哲理,生动形象
2. 通过两人对比引发思考:学问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3. 最后落到普通人的生活困境,让高深学问回归人间烟火
4. 表达了中国文人典型的矛盾:既要追求精神境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压力

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道出了这种永恒的人生困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