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亭偶然作九首 其九 (丙子)

平泉花木远争移,金谷繁华盛咏诗。
沦落栖迟杜陵叟,何人尚寄草堂赀。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生际遇的落差和世态炎凉。

前两句描写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平泉山庄的花木被争相移植(象征权贵追逐风雅),金谷园里繁华景象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石崇的奢华别墅)。这里用两个历史典故,展现上层社会挥金如土的生活。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杜甫晚年的困顿:这位伟大诗人漂泊栖迟(居无定所),住在破草堂里,却无人资助。通过"何人尚寄"的反问,尖锐指出社会对落魄文人的冷漠。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花木远争移"和"无人寄草堂"形成强烈反差
2. 不直接批评,但通过对比自然流露出对世道的讽刺
3. "杜陵叟"的称呼既点明人物,又带着对杜甫遭遇的同情

诗人其实是在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人物的不同境遇,暗讽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以及文人落魄时的真实处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