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廿四首

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补柴门叶补衣。
不起竹床头似雪,已无心去问襌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间小亭的孤寂景象,以及居住其中的人的心境。

首先,"山亭寥落接人稀"描绘了山亭周围环境的冷清,很少有人来往,显得十分孤独。这里的"寥落"和"人稀"都强调了环境的空旷和寂寞。

接着,"泥补柴门叶补衣"则进一步展现了居住在这里的人的生活状态。他用泥土修补柴门,用树叶来补衣服,生活非常简朴,甚至有些艰苦。这表现出他对外在物质条件的不在乎,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宁静。

"不起竹床头似雪"这一句则通过比喻,形容了居住者长时间不动,头发都变白了,像雪一样。这暗示了他长时间沉浸在某种状态中,可能是思考或者禅修,对外界的变化毫不在意。

最后,"已无心去问襌机"表明他已经不再关心禅宗的玄机或深奥的道理。这里的"襌机"指的是禅宗中的深刻哲理,而他已经不再追求这些,说明他的心境已经达到了某种超脱的境界,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山亭的孤寂景象和居住者的简朴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人物不再关心外在的物质条件和深奥的哲理,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内心平和与自由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值得思考的选择。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