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鹰图

寒风洒淅秋天高,苍鹰突起相游翱。
昂首决眦奋雄怒,金铃双系红丝绦。
一张铁爪立乔木,一闪霜翅飞清皋。
草枯眼疾若流矢,荒原狡兽纷难逃。
由来画鹰如画虎,不知画骨惟画羽。
星眸雪距非精神,雨血风毛徒朽腐。
昔蒙殊恩赐此禽,轩楹系处添萧森。
急倩妙工为写照,神光落纸翔层阴。
暇日高悬粉壁上,窗前侧目如凝望。
真鹰画鹰两不分,壁上楹间屹相向。
方今捍御思英才,奋击障雾晴霄开。
威行定扫狐兔窟,功成孰画麒麟台。
观此奇姿辄神往,恰对中庭秋日朗。
锦韝宝玦携仆姑,声落寒空向林莽。

现代解析

这首《题双鹰图》是一首描述画中鹰的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鹰的威武与雄壮,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期待。

首先,诗歌开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风萧瑟,天空高远。在这样的背景中,苍鹰突然出现,展翅翱翔。诗人用“昂首决眦奋雄怒”来形容鹰的姿态,表现了它高昂的头颅、锐利的目光和充满力量的愤怒。鹰的脚上系着金铃和红丝绦,显得既威武又精致。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鹰的动作:它用铁爪抓住乔木,展翅飞过清澈的天空。鹰的眼睛在枯草中如同利箭,荒原上的小动物都难以逃脱它的追捕。这一段不仅展现了鹰的敏捷和凶猛,还通过视觉的对比,突出了鹰的强大。

随后,诗人转入对画鹰的评论。他指出,很多人画鹰只注重表面的羽毛,却忽略了鹰的内在精神。真正的鹰不仅要有锐利的眼睛和雪白的爪子,更要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气势。诗人认为,这样的画作才能真正传达出鹰的神韵。

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得到过一只鹰,并将它系在轩楹(房屋的梁柱)上,增添了萧瑟的氛围。他请来画工为鹰作画,画中的鹰仿佛在纸上飞翔,栩栩如生。诗人将这幅画悬挂在墙上,鹰的形象仿佛在窗前侧目凝望,真假难辨。

最后,诗人将鹰的形象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他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像鹰一样的英才,能够扫除障碍,清除邪恶,建立功勋。他希望有人能够像画鹰一样,将这样的英才记录下来,传颂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力量、勇气和正义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社会的期望。诗歌语言生动,意象鲜明,既展现了鹰的雄姿,也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