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下第托渔父吟

秋风飒飒浪飘飘,蓑笠惯披坐不忧。
一意自怀鱼可得,三更谁想饵空投。
且撑秃艇湾沙嘴,暂把渔竿插滩头。
直待江回春水暖,巨鳌无信不吞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渔夫钓鱼,实则借钓鱼比喻科举考试落榜后的心境,充满失意与希望的交织。

前两句描绘渔夫在秋风大浪中安然垂钓的画面,用"惯披坐不忧"暗示诗人已习惯考场失利。三四句是关键:"一意自怀鱼可得"是考前自信满满,"三更谁想饵空投"则形象道出考试落榜的意外。就像深夜满怀期待投下鱼饵,却一无所获。

五六句写渔夫(诗人)暂时停泊休整,把鱼竿插在滩头。这是落第后短暂的休憩与思考。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等到春天江水回暖,一定能钓到大鱼。这里的"巨鳌"暗指功名,表达了诗人虽暂时受挫,仍对下次科举充满信心。

全诗妙在将考试比作钓鱼:秋风考场失意如空钩,但来年春暖(下次考试)必能高中。用渔夫的日常生动展现了古代读书人科举路上的典型心态——失意却不绝望,始终怀有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