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醉中放歌五章 其五
君不见王长公,彩毫万古称人龙。
君不见汪伯玉,一醉颓唐倒千斛。
太常斋日不禁酒,岁岁如泥三百六。
金华邂逅赤松子,潦倒乾坤洞肝腹。
弇园澹园及太函,悲风宿草俱茫然。
当时把臂谁上坐,老泪河山夕阳堕⑴。
君不见汪伯玉,一醉颓唐倒千斛。
太常斋日不禁酒,岁岁如泥三百六。
金华邂逅赤松子,潦倒乾坤洞肝腹。
弇园澹园及太函,悲风宿草俱茫然。
当时把臂谁上坐,老泪河山夕阳堕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几位洒脱不羁的文人形象,表达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情怀。
开头用"君不见"引出两位典型人物:王长公文采飞扬如人中龙凤,汪伯玉醉酒豪放能饮千杯。这两人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流态度——才华横溢与纵情豪饮。
中间部分描写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太常(可能指另一位文人)即使在斋戒日也照常饮酒,一年到头醉醺醺的。他们在金华遇见仙人赤松子时,已经喝得东倒西歪,把内心话都掏出来说。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文人们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
最后笔锋一转,提到弇园、澹园、太函这些文人雅集之地,如今只剩悲风荒草,当年的酒友都已不在。诗人想起当年一起把酒言欢的场景,不禁老泪纵横,就像夕阳西下般感伤。这里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用豪放的醉酒形象反衬深沉的人生感慨,看似写纵酒享乐,实则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知音难觅的怅惘。诗人用"老泪河山夕阳堕"这样极具画面感的结尾,把个人情感与壮阔山河融为一体,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苍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