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 其六

等是三川客,飘零滞一乡。
死生房太尉,羁旅汉中王。
江汉堪终老,彭嘉各异方。
白鸥如可狎,真欲赋沧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草堂时写的,表达了他漂泊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1. “等是三川客,飘零滞一乡。”
- 我们都是来自三川(指洛阳一带)的游子,如今却漂泊在外,困在同一个异乡。
- 杜甫感叹自己和朋友(可能指汉中王李瑀)都是远离故乡的流浪者,命运相似。

2. “死生房太尉,羁旅汉中王。”
- 房太尉(房琯)已经去世,汉中王(李瑀)也和我一样在异乡漂泊。
- 这里提到两位朋友,一位已逝,一位同样流落他乡,凸显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3. “江汉堪终老,彭嘉各异方。”
- 在江汉(长江和汉水一带)或许可以度过余生,但彭嘉(可能指彭祖和王子乔,象征长寿和神仙)却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
- 杜甫觉得在江汉定居也不错,但内心仍向往更自由的生活,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超脱。

4. “白鸥如可狎,真欲赋沧浪。”
- 如果白鸥愿意和我亲近,我真想写一首《沧浪歌》,去过隐逸的生活。
- 白鸥象征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沧浪歌》是古代隐士的歌谣。杜甫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归隐自然。

整体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自由隐逸的向往。他觉得自己像一只无根的浮萍,但内心仍保留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像白鸥一样自由自在。

魅力所在:
- 共鸣感强: 任何人读到“我们都是漂泊的异乡人”这样的句子,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容易产生共鸣。
- 画面感足: “白鸥”“沧浪”等意象清新自然,让人仿佛看到一幅江湖隐逸图。
- 情感真挚: 杜甫不掩饰自己的孤独和渴望,直抒胸臆,让人感受到他的真实情感。

总结:
这是一首关于孤独、漂泊和梦想的诗。杜甫在困顿中依然保持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坚韧和浪漫,正是他诗作的动人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