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允崇 其二

霸桥驴子是谁骖,不信诗成活水庵。
人有伏羲还我否,天将坤卦与公谈。
一几未泄梅先露,万里交辉月不惭。
天地断分南与北,如何看北自成南。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这首诗《答允崇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诗人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宇宙无穷奥秘的感悟。

1. “霸桥驴子是谁骖”:霸桥驴子可能代表着世俗中的事物或者平凡的生活。诗人似乎在问,是谁在驱使这些平凡的驴子?这暗示着生活中有哪些力量在推动或者影响我们。
2. “不信诗成活水庵”: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质疑诗歌是否能够真正影响和改变生活。但也可能表示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人们的心灵,就像活水能够滋润大地一样。
3. “人有伏羲还我否”:伏羲是古代的神秘人物,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起源。诗人似乎在问,人们是否还保留着像伏羲那样的智慧和创造力?或者说,我是否还能找回自己的本真?
4. “天将坤卦与公谈”:坤卦是八卦之一,代表地、母亲和顺从。诗人似乎在与天(代表宇宙或更高层次的力量)对话,探讨关于坤卦(代表柔顺、接纳的力量)的议题。
5. “一几未泄梅先露”: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等待和期待的情境。“梅先露”可能是指某种预示或先兆,表示事情即将发生或某种转机即将到来。
6. “万里交辉月不惭”:这可能是在描述夜空中的月亮,即使跨越万里,其光辉依然不减。这可以象征着某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者恒久不变的信念。
7. “天地断分南与北,如何看北自成南”:这里似乎在探讨天地之间的分隔与联系。南北的区分是相对的,看北却感觉像是南。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宇宙、人生中的相对性和连续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入思考。诗人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展示了人类与宇宙、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