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初三下七,爱共兰姨戏。
二八华年满除四。
拜针神、修笛谱,步步教随,婉娩甚、也算齐心耦意。
扬蛾憎众女,谣诼纷纷,池水干卿定何事。
联臂旧时歌,变了欢闻,重来后、赢得大家憔悴。
若不是、当年见犹怜,肯绣被分教,伴鸳鸯睡。
二八华年满除四。
拜针神、修笛谱,步步教随,婉娩甚、也算齐心耦意。
扬蛾憎众女,谣诼纷纷,池水干卿定何事。
联臂旧时歌,变了欢闻,重来后、赢得大家憔悴。
若不是、当年见犹怜,肯绣被分教,伴鸳鸯睡。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韵味的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下面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
首先,从诗词的开头“初三下七,爱共兰姨戏”可以看出,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初三这个年纪与兰姨共度时光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青涩而美好的初恋情感。这里的“兰姨”可能是作者的恋人或者亲近的女性长辈。
接着,“二八华年满除四”暗示了作者的年龄,大约是十六岁。随后的“拜针神、修笛谱”,则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作者可能在学习针法和笛谱的过程中,与兰姨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步步教随,婉娩甚、也算齐心耦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与兰姨相处的过程中,每一步都相互扶持,情感深厚,心灵相通。这种深厚的情感纽带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接下来的句子中透露出一些复杂和无奈的情感。“扬蛾憎众女,谣诼纷纷”,暗示了作者在人群中因为某些原因受到了嫉妒和诽谤。而“池水干卿定何事”,则表达了作者对某种变故或困境的无奈和困惑。这里的“池水干”可能象征着某种资源的枯竭或环境的恶化。
面对困境,作者回忆起与兰姨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试图通过回忆来寻找慰藉。“联臂旧时歌,变了欢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现实却与过去截然不同,这种对比使得作者感到疲惫和憔悴。
最后,“若不是、当年见犹怜,肯绣被分教,伴鸳鸯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兰姨的深情厚意。如果不是当年相遇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作者怎么会愿意与兰姨共度时光,共同度过人生的起起伏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历程,从美好的初恋到现实的困境,再到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兰姨的深情厚意。诗词的韵味和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现了诗词的魅力和精髓。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