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秋天旅行时的景象和心情。
首先,诗人用“客子经行处,吴江万顷秋”开头,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旅人,正在经过一个叫吴江的地方,这里的秋天景色非常广阔,给人一种宏大而宁静的感觉。
接着,“风烟晓浓淡,云树远稀稠”两句,诗人通过观察风和烟的浓淡、云和树的远近,来描绘秋天的氛围。这里的“风烟”可能指的是雾气,而“云树”则是指远处的山和树木。这两句诗用模糊的笔触勾勒出秋天早晨的朦胧美。
然后,“缓去花相送,重来鸟劝留”这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花朵和鸟儿赋予了情感。意思是说,花儿仿佛在送别自己,而鸟儿则在劝留,增加了旅行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旅途中的温馨和不舍。
最后,“与郡无楚粤,一笑况同舟”这句,诗人说自己的目的地既不是偏远的楚国也不是遥远的粤地,而是一种超然的心态。他在旅途中遇到了欧阳国瑞,两人同船而行,彼此一笑,这种相遇和相知让旅行变得更加愉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旅人的心情,传达了旅途中的美丽、温馨和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旅行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