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
海水奔腾朔风急,巨鳌震动坤轴折。
茫茫水与云相连,中有仙人渺独立。
槁梧三尺操南音,轻视功名等秋叶。
调高韵古泣鬼神,毡帐轻弹燕蓟月。
锦囊万里诗一编,字字丹心沥青血。
回首铜仙旧梦寒,抚卷令人双鬓雪。
只今复作潇湘游,拟续离骚吊忠魄。
独夜何心闻杜鹃,云暗苍梧正愁绝。
茫茫水与云相连,中有仙人渺独立。
槁梧三尺操南音,轻视功名等秋叶。
调高韵古泣鬼神,毡帐轻弹燕蓟月。
锦囊万里诗一编,字字丹心沥青血。
回首铜仙旧梦寒,抚卷令人双鬓雪。
只今复作潇湘游,拟续离骚吊忠魄。
独夜何心闻杜鹃,云暗苍梧正愁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时代中文人的悲壮情怀,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开篇四句用震撼的自然景象(奔腾的海水、凛冽的北风、震动的大地、水天相连的苍茫)烘托出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其中"渺独立"的仙人形象,象征着在乱世中依然保持气节的文人。
中间八句集中刻画主人公形象:他手持古琴弹奏南方曲调(暗示不向北方强权屈服),视功名如落叶般轻贱。他的音乐和诗歌("调高韵古""锦囊诗编")饱含血泪,能感动鬼神,却只能在异族的毡帐中孤独弹唱("燕蓟月"指北方沦陷区)。"铜仙旧梦"暗指故国沦亡之痛,读他的诗卷会让人愁白头发。
最后四句写诗人当下的心境:他重走屈原走过的潇湘路,想续写《离骚》来祭奠忠魂。在杜鹃啼血的夜晚(杜鹃啼血典出蜀帝亡国传说),望着乌云密布的苍梧山(舜帝葬地,象征明君),愁绪达到了顶点。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个层次的交织:宏大的乱世背景、孤傲的文人形象、深沉的爱国情怀。诗人用"巨鳌震地""毡帐弹月"等新奇比喻,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可感的画面,让读者既能看见惊涛骇浪的时代,又能触摸到诗人滚烫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