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二首(他集互见诗) 其一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挖的小池塘在雨后焕发生机的景象,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前两句写雨后新池塘突然热闹起来,不知从哪里传来一片蛙鸣声("鼓吹"指蛙鸣)。诗人用"一部鼓吹"形容此起彼伏的蛙叫,就像一支乐队在演奏,非常生动。

中间四句聚焦池塘里的小动物:碧绿的蟾蜍在草丛中时隐时现,在东南角落游来游去。诗人觉得这些小家伙在井栏上蹦跳就很快乐,何必像洞庭湖的大鱼那样追求广阔天地呢?这里用"井干跳梁"(在井栏上跳跃)对比"洞庭鱼龙",表达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蟾蜍的俏皮话:你们就在这里好好唱歌吧,别想着奔月了(传说月宫有蟾蜍),这个清澈的池塘足够让你们乐不思蜀。通过拟人手法,把蟾蜍写得像贪玩的孩子,也暗含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活泼,把雨后池塘写得像个微型乐园。通过小蟾蜍的视角,传递出"小天地也有大快乐"的生活哲理,展现了诗人善于发现平凡之美的眼光和豁达乐观的心态。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