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西原
衰翁三月不出城,春深早已过清明。
西原偶尔踏芳草,且幸春光犹未老。
桃花半笑如有情,新柳垂青度妖鸟。
溪声送客去潺潺,村落迎人来渺渺。
步入翠红径,松烟逸高兴。
堕紫惜年华,绿阴怡日静。
嗟我尘埃人,幽境罕相并。
不如野鸦明月巢林隈,空怜海鹤来往啄苍苔。
喜来悲晚从徘徊,斜日寒山又欲颓。
西原偶尔踏芳草,且幸春光犹未老。
桃花半笑如有情,新柳垂青度妖鸟。
溪声送客去潺潺,村落迎人来渺渺。
步入翠红径,松烟逸高兴。
堕紫惜年华,绿阴怡日静。
嗟我尘埃人,幽境罕相并。
不如野鸦明月巢林隈,空怜海鹤来往啄苍苔。
喜来悲晚从徘徊,斜日寒山又欲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晚春时节外出踏青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眷恋。
开头写老人三个月没出城,出来时发现春天已经快过去了。他在西原漫步,庆幸还能抓住春天的尾巴——桃花半开像在对他微笑,嫩柳垂丝间有鸟儿飞过。溪水声伴着他走远,远处的村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走进开满鲜花的小路,松林间的雾气让他心情舒畅。看到飘落的花瓣感叹时光易逝,但绿荫下的宁静又让他感到惬意。他自嘲是个整日忙碌的俗人,很少能享受这样的幽静,羡慕野鸦能在月下的林间安家,海鹤能自由地啄食青苔。
最后情绪转为伤感:高兴之余又为春天将尽而徘徊惆怅,眼看夕阳西下,寒山渐暗,一天又要结束了。全诗用老人细腻的观察,把晚春景物写得生动有情,同时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情景交融,读来既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体会到人生晚年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