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送公卷赴金陵》是一首赞扬某人赴金陵(今南京)赴任或赴试的诗歌。整首诗充满了赞美和祝福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首联:“惟曾家世颇堪论,文采南丰实浚源。” 这一联赞美了此人的家族背景以及他的文化素养。他的家族历史悠久,值得称道,而他的文采则来自于深厚的家族传统。这里的“南丰”可能是指他的故乡或发源地。
颔联:“德必有言人望重,义形于色主威尊。” 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此人的品德和威望。他德行高尚,言行举止都体现出尊重和重视道义。他的威严和地位也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得到了体现。
颈联:“随珠未可轻弹雀,腐鼠从教竞嚇鹓。” 这一联使用了比喻,表达了对贵重物品的珍视和对贪婪行为的批判。随珠(珍珠)是非常珍贵的,不能轻易用来弹雀(像打鸟这样轻视珍贵物品的行为)。而腐鼠(指微不足道的东西)却让一些人大惊小怪,如同争夺珍宝一样。这是对某些人贪婪和不理智行为的讽刺。
尾联:“固是相门终出相,鲁公泉下有英魂。” 这一联是对此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家族传统的赞美。说他出身于尊贵之家,注定会有出色的成就。同时提到“鲁公泉下有英魂”,可能是指此人的先祖或英雄人物,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某人赴金陵的赞美和祝福,强调了他的家族背景、品德、威望和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祖或英雄人物的敬意和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精髓。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