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赐宴赏荷恭纪应制二十韵

西苑良辰当盛夏,烟波太液晓苍苍。
云开翠巘连长乐,水涨明湖接建章。
飞阁千寻凌古木,画楼一半出疏杨。
芳洲掩映黄金幄,碧涧潆洄白玉堂。
几处轩窗波上下,万重烟树水中央。
湖边曲磴通瑶岛,天际长虹卧石梁。
观稼亭幽藏浦溆,迎薰殿敞俯沧浪。
花浓水榭春光晚,柳拂鱼矶午梦凉⑴。
凤舸隔林声欸乃,鸾旂拂树影悠扬。
芙蕖发处龙池丽,菡萏花时凤沼香。
翠盖翻风擎夜雨,红衣浥露艳朝阳。
常垂并蒂迎芳辇,时有微芬逐彩航。
太华由来开玉井,西园自昔种银塘。
争如此地涵波泽,得奉馀欢入景光。
不向越溪迎画楫,岂同楚客泛罗裳。
灵池广集鱼龙戏,酺宴分沾鹓鹭行。
群卉独标君子号,千官留赏圣人傍。
太平盛事镂银瓮,游宴诗篇愧锦囊。
此日随车过辇路,频年珥笔侍岩廊。
小臣拜献甘泉赋,愿逐凫鹥捧御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皇帝在瀛台举办宴会赏荷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皇家园林的美丽画卷。

诗的开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盛夏时节的西苑,太液池上烟波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宏伟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云开雾散后的景象:远处的山峦与长乐宫相连,湖水涨满,仿佛与建章宫相接。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园林的壮丽,也暗示了皇家的气派。

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园林中的建筑和自然景观:高高的楼阁凌驾于古老的树木之上,画楼在疏疏的杨柳中若隐若现。芳洲上挂着金色的帷幔,碧绿的涧水环绕着白玉般的殿堂。这些描写充满了视觉上的美感,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诗中还描绘了湖水、曲径、长虹、亭台等景观,展现了园林的多层次空间感。荷花盛开时,水面显得格外美丽,香气四溢。荷叶在风中翻动,露珠在花瓣上闪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荷花并蒂而开,仿佛在迎接皇帝的御驾,微香随船飘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瀛台的荷花与其他地方的荷花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瀛台荷花的独特和珍贵。灵池中鱼龙戏水,宴会上百官齐聚,荷花被赋予了“君子”的美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皇帝与群臣共赏荷花,太平盛世的景象跃然纸上。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小臣的荣幸,能够随驾赏荷,并献上诗文,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家园林的美丽与盛世太平的祥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