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蛤蜊一首
旧闻若士升中天,俗眼未识乌鸢肩。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更言且共食蛤蜊,忿气难平两讥谑。
下临无地高无天,更作儿女争媸妍。
平生我亦笑二子,岂知真味含芳鲜。
何如结屋清江曲,风雨关门酒初熟。
自烹折鼎吹湿薪,笑倚胡床摩醉腹。
但愿年年对蛤蜊,一杯荐我梨花玉。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更言且共食蛤蜊,忿气难平两讥谑。
下临无地高无天,更作儿女争媸妍。
平生我亦笑二子,岂知真味含芳鲜。
何如结屋清江曲,风雨关门酒初熟。
自烹折鼎吹湿薪,笑倚胡床摩醉腹。
但愿年年对蛤蜊,一杯荐我梨花玉。
现代解析
《食蛤蜊一首》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的诗词。它通过描绘吃蛤蜊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
首先,诗词开篇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比如“若士升中天”、“乌鸢肩”等,这些都是古代的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作者用这些典故来隐喻世俗之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乌鸢肩”指的是肩膀像乌鸦一样的人,但在古代传说中,这其实是一种神仙的象征。作者借此讽刺那些只看外表、不懂内涵的人。
接下来,诗词转向了吃蛤蜊的场景。作者用“坐视元长嗤稚弱”来形容那些只会高谈阔论、却不实际行动的人,暗示他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可笑。然后,作者提出“更言且共食蛤蜊”,意思是与其空谈,不如一起坐下来吃蛤蜊,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他提到“下临无地高无天”,意思是说人生的处境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无路可走,但即便如此,也不要过于纠结于琐事,而是要学会放下,享受当下的美好。作者还提到“更作儿女争媸妍”,意思是不要像小孩子一样争强好胜,而是要学会平和地面对生活。
最后,作者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晚年生活场景:在清江边结庐而居,风雨飘摇时关上门,煮一锅酒,自己动手做饭,享受简单而满足的生活。他希望每年都能吃到蛤蜊,喝着梨花玉酒,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吃蛤蜊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不要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这种生活哲学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