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怀旧与禅意的场景,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西禅古寺枕龟峰,东接浮丘暮霭重"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古老的西禅寺依偎在龟峰山脚下,向东望去是浮丘山,傍晚的雾气在山间缭绕。这里的"枕"字用得巧妙,把寺庙比作靠着山峰休息的人,让静态的景物顿时生动起来。
后两句"少小撒金仙巷住,先人精舍傍芙蓉"转入回忆。诗人小时候住在撒金仙巷(一个充满仙气的巷名),祖先的修行小屋就建在芙蓉花旁。"撒金"这个地名很有画面感,让人联想到阳光洒落的金色小巷,而"芙蓉"则暗示着高洁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空间(从寺庙到故居)和时间(从眼前到童年)的转换,把对故地的眷恋、对先人的追思,都融进了这幅山水画卷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淡淡的乡愁——诗人没有直接说思念,但通过"少小""先人"这些词,还有静谧的寺庙、暮霭、芙蓉等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对往事的温柔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