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 其三

跋涉师怜我,连年更未休。
风尘徒不肖,悲愤已堪羞。
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
嗟哉览玆宇,麟凤去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师长刘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跋涉师怜我,连年更未休”,诗人回忆起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以及自己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奔波。这里的“跋涉”不仅是身体上的奔波,也暗示了精神上的追求与坚持。

接下来,“风尘徒不肖,悲愤已堪羞”,诗人感叹自己在世俗中奋斗却未能有所成就,感到羞愧和悲愤。这里的“风尘”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挫折,而“悲愤”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诗人在孤独的夜晚回首往事,感叹时光流逝,春天无法留住秋天的果实。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力感。

最后,“嗟哉览玆宇,麟凤去悠悠”,诗人望着苍茫的天地,感叹像麒麟和凤凰这样的贤才已经远去。这句诗既是对老师的怀念,也是对时代变迁和人才凋零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师长的怀念、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

范当世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