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隘

峡行五程无聚落,马头今日逢耕凿。
麦苗疏瘦豆苗稀,椒叶尖新柘叶薄。
家家妇女布缠头,背负小儿领垂瘤。
山深生理却不乏,人有银钗一双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峡谷中的农家生活图景,语言朴实却充满生命力。

开头两句写旅途的荒凉与惊喜:诗人在峡谷里走了五天都没见到人烟,今天突然看到耕作痕迹和马匹,暗示终于遇到人家。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深山生活的孤寂与坚韧。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农作物和妇女形象:稀疏的麦苗、稀少的豆苗、新长的椒叶和单薄的柘叶,这些细节既说明土地贫瘠,又透出顽强的生机。妇女们用布包头,背着孩子,脖子上垂着瘤状物(可能是地方特色或劳累所致),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让画面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虽然生活在深山里,但人们依然努力谋生,甚至还有余力打扮——妇女头上插着银钗。这一细节特别动人,既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他们并非完全与世隔绝,银钗可能是通过艰苦交换得来的珍贵物品。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中普通人展现的生命力:贫瘠的土地上坚持耕作,艰苦的生活里保持尊严,简单的装扮中藏着对美好的向往。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苦难,而是用观察者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些深山居民平凡却闪耀的人性光辉。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