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和清真

浮空雾冷,迎路堠残,山川换了愁色。
尚有数竿修竹,调饥凤能食。
繁华地,身是客。
几梦里、慰人岑寂。
翠樽共、一片笙歌,舞榭茵籍。
何事幻钧天,大块文章,光自射奎壁。
半世步苔垂绂。
狂吟杜陵宅。
归来晚,经故陌。
绕树后、夜乌无迹。
展青眼、野外遥烽,前度曾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面对陌生山川时的孤独与感慨。

上片开头用"雾冷""堠残"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暗示旅途艰辛。虽然看到几根修竹能引来凤凰(象征美好事物),但繁华都市里自己始终是个过客。只能在梦里寻找慰藉,回忆曾经歌舞升平的欢乐时光。

下片转入对命运的思考。"幻钧天"指虚幻的天界音乐,暗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虽然满腹才华("大块文章"),却像杜甫一样半生不得志。夜晚归来时,连乌鸦都消失了,只剩野外烽火似曾相识——这个细节特别动人,既写实又象征战乱年代的漂泊无依。

全词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孤独感。作者用旅途所见冷清景物,反衬内心对往日温暖的怀念,最后用"野外遥烽"收尾,留下战乱年代特有的苍凉余韵。这种将个人漂泊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写法,让词作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