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门外独坐

东风瞰我帏,啼鸟发我兴。出门更无人,惟有青山静。

琤琤石水鸣,忽洗人世听。他日岂不来,邂逅乃复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坐雨后天晴的宁静场景,充满自然与内心的和谐感。

开头两句"东风瞰我帏,啼鸟发我兴"用拟人手法写春风轻拂帷帐,鸟鸣唤起兴致,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气息和生命的跃动。"瞰"字用得巧妙,把无形的风写得像有眼睛一样亲切。

中间四句展现出门后的景象:空无一人,只有静默的青山和琤琤作响的溪水。这里的"静"与"鸣"形成对比,青山是凝固的静美,流水是流动的音乐,共同洗涤着尘世的喧嚣。"忽洗人世听"这个比喻很生动,说溪水声突然洗净了被世俗污染的听觉。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虽然以后还会再来,但像今天这样与美景不期而遇的惊喜才是最难得的。"邂逅"二字点明这种自然之美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缘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风、鸟、山、水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俗的意境。诗人用独坐静观的方式,捕捉到雨后自然最灵动的瞬间,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偶然之美的珍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不期而遇的惊喜感,就像我们偶然遇见一片美景时,那种"就是此刻最美"的感动。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