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蚁

乳蜂十蚁围,小蜂两翼弱。
三蚁掣蜂首,四蚁曳蜂脚。
三蚁相后前,捍圉行且却。
蜂母正凭怒,有虿无敢作。
相视母子心,如被蛇豕虐。
蚁行蜂母随,众力岂易拨。
彼嫌大树小,且幸神龙涸。
自谓无谁何,利吻得所嚼。
蝇虎伺其便,儇然才一跃。
中道取蜂去,意外可遥度。
蚁群不自量,出力互相搏。
蝇虎跳掷高,细碎纷迸落。
馀党尚未解,尺寸归路邈。
三帅本伐戴,反为郑所掠。
孟明意取郑,二殽遭晋薄。
世路蜂蚁群,巇险逞攘攫。
向来驺虞仁,未似蚁虎恶。
吾诗傥可佩,捧腹聊一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蜂蚁大战的寓言,影射了现实世界的弱肉强食和世事无常。全诗分三个层次展开:

1. 蜂蚁大战的戏剧性场面(前16句) - 弱小蜜蜂被十只蚂蚁围攻,三只咬头四只拽腿,像古代战争片里的围剿场面。蜂妈妈愤怒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孩子被蚂蚁像蛇猪啃食般虐待。 - 讽刺的是:蚂蚁们自以为能撼动大树,却不知黄雀在后。当它们得意忘形时,蜘蛛(蝇虎)突然从天而降,不仅抢走蜜蜂,还把蚂蚁群撞得七零八落。

2. 历史典故的巧妙类比(中间4句) - 用春秋时期秦晋之战(三帅伐郑反被俘、孟明视崤山惨败)的典故,暗示蚂蚁就像历史上那些不自量力的侵略者,最终自食恶果。

3. 深刻的社会寓言(最后4句) - 诗人把现实比作蜂蚁混战的丛林,到处都是险恶争夺。看似凶残的蚂蚁(暗指欺压者)其实比不过真正的恶霸(蝇虎),而传说中仁慈的驺虞神兽(理想中的仁义)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 最后用自嘲收尾:我的诗要是能让人警醒,就当个笑话看看吧——透露出对黑暗现实的无奈。

全诗精髓: 通过昆虫世界的微型战争,揭示人类社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生存法则。那些嚣张的压迫者(蚂蚁)往往也是更强者(蝇虎)的猎物,而弱者(蜜蜂)永远是被牺牲的对象。诗人用幽默的动物寓言包裹着尖锐的社会批判,像给现实照了面哈哈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