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嵚崎石蹬倚高楼,楚国春生一望收":诗人沿着陡峭的石阶登上高楼,整个楚地(武昌一带)的春色尽收眼底。这里用"嵚崎"形容石阶的陡峭,让人联想到攀登的不易,而登顶后"一望收"的畅快感形成强烈对比。
后两句"直上高楼最高处,平湖门外大江流":诗人继续攀登到最高处,看到平湖门外长江奔流的壮观景象。这里的"直上"显得干脆利落,"大江流"三个字既简单又有力,让人仿佛看到长江水势的浩荡。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攀登的动作带出视野的变化,从"一望收"到看见长江,就像镜头慢慢拉远
2. "春生"二字很妙,不说"春色"而说"春生",让春天显得更有生命力
3. 最后落在流动的江水上,让整幅画面都"活"了起来,静止的楼阁与流动的江水形成动静对比
这种写景诗的魅力就在于,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让我们仿佛也站在那高楼之上,感受到了春日的开阔与江水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