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皇甫侍郎
丈人几八十,岁晚益穷经。
阴阳判九六,天地环丙丁。
初若发泉穴,渐已澄沧溟。
所宝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问我久京国,鬓发何星星。
无乃矜才能,吐论生风霆。
不尔负洁修,扬眉自娉婷。
昏翳本来性,憔悴百岁形。
子知大方家,真精潜杳冥。
万花一相遇,起灭如秋萤。
而於须臾间,计较罍与瓶。
膏消见远照,水烬闻余馨。
唯公恳恳诲,敢怠拳拳听。
追思嚮践历,媿汗曾未停。
决然趋所适,金刀贵发硎。
去矣汴流驶,薰风送扬舲。
阴阳判九六,天地环丙丁。
初若发泉穴,渐已澄沧溟。
所宝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问我久京国,鬓发何星星。
无乃矜才能,吐论生风霆。
不尔负洁修,扬眉自娉婷。
昏翳本来性,憔悴百岁形。
子知大方家,真精潜杳冥。
万花一相遇,起灭如秋萤。
而於须臾间,计较罍与瓶。
膏消见远照,水烬闻余馨。
唯公恳恳诲,敢怠拳拳听。
追思嚮践历,媿汗曾未停。
决然趋所适,金刀贵发硎。
去矣汴流驶,薰风送扬舲。
现代解析
这首《过皇甫侍郎》是一首表达对长者敬仰和自省的诗。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位年近八十、依然孜孜不倦研究经典的老人,表达了对这位长者的钦佩之情。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致力于学问,仿佛拥有无尽的智慧,像泉水般源源不断,最终汇成浩瀚的海洋。他的学识和品德,不是世俗的财富所能衡量的,而是为朝廷、为国家所珍视的珍宝。
接着,作者转向自我反思。他问自己,长久以来在京城中生活,为何头发已经斑白,是否因为自己过于自负,炫耀才能,言辞锋利如风雷?或者是因为自己洁身自好,追求高尚的品德,却显得孤高自傲?无论是哪种情况,作者都意识到,自己可能忽略了内心的本质,导致精神上的疲惫和形体的憔悴。
然后,作者通过与这位长者的对比,领悟到真正的智慧和精华,往往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冥冥之中。世间的万物相遇,如同秋夜的萤火虫,短暂而绚烂。但在这些瞬间,人们却常常纠结于微不足道的得失,如同计较瓶瓶罐罐的大小。作者意识到,真正的光明和芬芳,只有在经历过磨砺和燃烧后,才会显现出来。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长者的感激之情,感谢他恳切的教诲,并表示自己会认真倾听,不敢懈怠。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经历,作者感到惭愧,甚至汗颜。他决定毅然决然地追随自己的志向,像金刀般锋利,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告别了汴河的流水,乘着和煦的风,扬帆远航,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通过对长者的敬仰和自我反思,传达了追求学问、提升品德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前行。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智慧的无限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