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

彭泽鳞鳞水,匡庐漠漠烟。
朝昏鱼作市,伏腊蚌为田。
不共刘伶酒,惟同范蠡船。
膊山千八百,恨未脱珉镌(同上书页一九三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西南康一带的山水风光和百姓生活,充满烟火气和隐逸情怀。

前两句用"鳞鳞水"和"漠漠烟"勾勒出鄱阳湖的波光与庐山的云雾,像一幅水墨画。中间两句最有趣:说渔民早晚在船上卖鱼像赶集,农闲时采蚌为生就像耕田,把水上生活写得活灵活现。

后四句流露诗人的志趣:他不学魏晋刘伶整天醉酒,而向往范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的生活。最后两句别有深意——看着周边众多山峦,遗憾自己还没能摆脱世俗束缚("珉镌"原指玉雕,这里比喻功名利禄的牵绊)。

全诗妙在把日常渔耕写出诗意,又透过山水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就像现代人看渔民生活觉得浪漫,其实包含着对简单生活的憧憬,以及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