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科举落榜的读书人,在失意中离开京城时的复杂心情。
开篇"天门叫不应"用夸张手法,把科举考场比作天门,自己拼命呼喊却得不到回应,生动表现了落榜的绝望感。第二句直接写他收拾行李南归的落寞场景。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自我安慰:先把自己比作东晋名士周顗(虽然现在落魄,但未必不是人才),又期待能像汉代贾谊那样终被朝廷召回。接着用"海潮汹涌"和"剑气冲天"的壮阔意象,暗示自己仍有雄心壮志。
结尾最令人心酸:回望京城已远在千里之外,而这才刚走到杭州(馀杭)第一站。通过空间距离的强烈对比,把离京的伤痛层层放大。整首诗把失意文人的不甘、期待和心碎都写得真挚动人。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