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弟摄兴国守书趣其归

自君摄富川,政声达王畿。
乡邦大夫士,相率联书驰。
欲控江州督,版授俾真为。
群来质於予,予则力止之。
父兄本化论,彼反疑为私。
诸公怅然去,未免方轮嗤。
日者召书来,自言摄承期。
驽马恋短豆,或者能无讥。
累牍上尚书,愿赵新侯来。
白头分趋幕,不敢求旌麾。
开书喜见面,与我同肝脾。
高安别未久,德进兄嗟咨,
我今亦复然,坡颍真吾师。
虽无逍遥堂,迟君同赋诗。
已扫安乐窝,扁舟早来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可以看作是对一位名叫兴国守的官员的劝勉和鼓励,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自君摄富川,政声达王畿。”
作者提到兴国守自从掌管富川以来,政绩显著,声名远播至朝廷。

2. “乡邦大夫士,相率联书驰。”
家乡的地方官员和士绅纷纷写信推荐他,希望他能得到更高的职位。

3. “欲控江州督,版授俾真为。群来质於予,予则力止之。”
有人想控制江州的监督职位,并推荐兴国守担任此职。但作者尽力阻止了他们这样做。这里反映出作者不希望有人利用权力去安排职位,而希望按照正当的途径和才能来选拔人才。

4. “父兄本化论,彼反疑为私。”
尽管作者向大家解释自己的出发点是公正和教化,但有人仍然怀疑作者是出于私心。这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误解和不信任。

5. “诸公怅然去,未免方轮嗤。”
地方官员们失望地离去,不免发出嘲笑。这暗示了作者的努力并未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6. “日者召书来,自言摄承期。”
不久后,兴国守写信给作者,表示自己愿意继续承担职责,不辜负期待。这展现了兴国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7. “驽马恋短豆,或者能无讥。”
作者用“驽马恋短豆”来形容兴国守虽然资质一般,但仍有眷恋本职、努力工作的心态,作者认为这样的态度值得称赞。

8. “累牍上尚书,愿赵新侯来。”
作者多次向上层官员推荐兴国守,希望他能得到更好的机会和平台。这体现了作者对兴国守的期望和支持。

9. “白头分趋幕,不敢求旌麾。”
作者自己虽然年迈,但仍然愿意为兴国守效力,不敢请求特别的荣誉和地位。这表达了作者的谦虚和对友情的珍视。

10. “开书喜见面,与我同肝脾。”
当收到兴国守的来信时,作者感到很高兴,觉得如同见到面一样亲切。这说明两者之间的友谊深厚。

11. “高安别未久,德进兄嗟咨。”和“我今亦复然,坡颍真吾师。”
作者提到与兴国守分别不久,但对他的品德和进步表示赞叹。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其他有德之人的敬仰和尊重。他们虽各有身份和地位,但在作者心中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12. “虽无逍遥堂,迟君同赋诗。”和“已扫安乐窝,扁舟早来归。”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虽然没有豪华的聚会场所,但作者仍然期待与兴国守一同赋诗、共享生活的快乐时光。同时,也盼望兴国守早日归来团聚。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是对友谊、责任和担当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公正和真情的追求。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