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行访王文学不遇

秋田泥活活,野路半分明。
露下麦初茁,烟中人自耕。
溪沙夜牛迹,村舍午鸡声。
惆怅林扉寂,幽人不出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日的田园景象,以及诗人拜访朋友未遇的惆怅心情。

一开始,诗人描绘了秋日田野的生动画面:田里的泥土湿润柔软,乡间小路若隐若现。清晨的露水滋润着刚刚发芽的麦苗,远处的炊烟中隐约可见农人正在田间劳作。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

接着,诗人注意到溪边的沙滩上有牛夜间留下的蹄印,村子里传来正午时分鸡的啼叫声。这些声音和痕迹进一步丰富了乡村生活的气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失落:他来到朋友的门前,却发现林中寂静无声,朋友并没有出来迎接。这种期待与现实的反差,让诗人感到惆怅和孤独。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氛围,同时又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它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也体会到人际交往中的遗憾与期待。这种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精髓所在。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