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上月夜的宁静画面,同时寄托了作者高洁坦荡的品格追求。
前四句用简单自然的意象勾勒出海上夜景:明亮的月亮悬在天边,广阔的海面泛着波浪,洁白的云朵和清爽的风与这景致和谐相融。这些景物共同营造出纯净开阔的意境。
中间四句转入抒情。诗人以"赤子心"比喻自己像婴儿般纯洁的本心,虽然经历世事打磨,遭遇许多忧患困难,但依然保持坦率真诚,不改初心。这里的"涅磨"指代生活磨难,"靡它"意为没有杂念。
最后四句将意境推向深远。清澈的月光把碧海照得像银河般闪耀,诗人想象乘着一叶小舟自由航行,即使万里远行也不会遇到阻碍。"一苇"指小船,"坎轲"比喻坎坷困难。这里既写实景,又暗喻只要保持赤子之心,人生道路就能畅通无阻。
全诗通过明月、大海等宏大意象,表达了在动荡时局中(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坚守纯洁本心的志向。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把外在景物与内心境界完美融合,传递出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